首    页 弘 文 馆 医 道 苑 贻 福 堂 寄 语 亭  

播扬人类文明 传承中华民族瑰宝

  五 禽 戏

郝连成  归纳增补

古代医学家根据临床实践,以健康长寿为目的,为了预防疾病总结了许多简便而有效的保健方法,这些保健方法,而被称谓是“养生”。养生,是护养生命健康的延续下去。在千百的岁月光华里,我们的前辈为我们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有:

华祖与“五禽戏”

有人说,华佗祖师创造了“五禽戏”。我可以坦诚的告诉朋友,“五禽戏” 不是华佗祖师自己创立的,而是他本人接受了前贤们在练习强身健体的成功有素基础之上,而将这五种不同仿生的锻炼方法(又名禽兽戏吸式),进行了综合的汇聚。并且在此基底之上,又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针对医疗中的“医技”而创编出“五禽神伎”。社会俗名称之:“神仙一把抓”。

噢!这“神仙一把抓”非同小可,它可是浓缩了远古有关“导引按跷” 里的神奇医技,它以发挥了人的自我最大本能,而给于病患的一种救助。可以说,这“神仙一把抓”,是集“推拿、点穴、按摩,以及气功、弘术” 中的精技为一体,别俱特色于“简捷便验”的一医技。

然而在历史传衍过程中“五禽神伎”由于受到民间传承里的特定要求,也产生了无可避免的混淆。在“五禽戏” 与“五禽神伎”相兼延续中,属于神奇医技里的“五禽神伎”且随着祖师的罹难,也就散碎留落在了民间。但以“五禽戏”命名的健身方法,确随着大众的喜闻乐见,确被完整的保留下来,而与其“神伎”也有异曲同功之妙。而使“五禽戏”成为大众以健身为目的“五禽戏功操”了。并对原有的“五禽戏”成为大众养生保健里的珍品。

原始的“五禽戏”

“五禽戏”是人们分别以,模仿五种动物“虎、鹿、熊、鸟、猿”的生势(生态习性,生存本能),以达到扩展人自我独自生存本能的有素者。这其中有远古时代,羡门子的虎势、土成子的绮鹿势、庚桑子的熊势、亢仓子的鸟势,还有贵长房的猿势。

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从《黄帝歧伯·按摩十卷》里,完整的寻觅到。在“十卷·养兵剿匪篇”里,它有如下的介绍:

弟子问师曰:“动行是乎,动展内敛当何?”
     师曰:“取‘虎、鹿、熊、鸟、猿,’仿其生技,展技为能。善取戏耍,从长利。”

学生问:“在活动中的情况是怎样?而在运动伸展的同时,又让内气聚敛该如何去做哪?”
     老师说:“采用虎、鹿、熊、鸟、猿这五种禽兽,以人为的去模仿它们的本能,再去展示出这种技能。从日常的玩耍游戏里,去获得长久效益。”

注:这里说明了五禽神伎(与五禽戏不同)。

弟子问师曰:“虎鹿熊鸟猿何?”
     师曰:“从羡门子、土成子、庚桑子、亢仓子、有德圣君,循戏而为。示演众徒,之修炼之。为师今授尔等也……

学生问:“虎、鹿、熊、鸟、猿、这五种仿生的动作是什么?”
     老师说:“从羡门子、土成子、贵长房、庚桑子、亢仓子,这几位有道德学识的长辈中,以他们平常作为游戏的锻炼中,而给徒弟们修炼所备用的健身操呀。我作为你们的老师,今天就把它传给你们吧……”

从羡门之:半蹲低头敛纳,拳战如虎发威。双手如提千斤铁。轻轻起,莫懈气。立身吞气入腹,神思令气从上,顿觉腹内雷鸣。起立,五、七次毕。随从此行,展扩外纵气脉,无妄乃调精神,神爽杜却百病。此‘羡门虎势’众戏。

引荐了‘羡门子’前辈的虎势戏是:身体半蹲,稍低头去运气而内敛,双手握拳,如老虎发威一般的去抖动。运气到拳时,就象抓提了千斤重物一样,内含气而起手,提肛(收敛肛门,及会阴部。)。这时千万不要排气(既不呼也不吐)。逐渐直立起身,以深吸气到小腹部之后,让意念指挥气从小腹上行,这时便会觉到腹内肠鸣作响。下蹲与起立,连续重复五至七次结束。随着这样的动作,用以扩展从内到体表的经脉(增加肌体细胞的通透度),不要执意的去调某一个经脉(术语叫:战气宣体。),而使体表感到有热感,并且浑身又感到清爽为标准。这样就能起到通宣肌体的表里作用,而去清除内在病变的留存。这就是‘羡门子’前辈的‘虎戏势’。

从土成君之:闭气低头,捻拳如鹿,转顾尾闾,平身缩肾丸,收敛纳海底。立足弓,循跳跃,足指连天柱,奔颈振动。续之三、五。此乃‘土成子绮鹿势’取势戏。

采取‘土成子’长辈的绮鹿势是:先暂停一下呼吸,并低下头去,捏住五指并把它们并拢在一起后,抬头垂手吸气。转身回顾背后,回过身来在呼气,正身时与呼气同时进行,并收拢外阴,用意念指挥气沉到会阴部。一腿直立,另腿弯曲成弓型,并做跳跃动作。以脚掌脚趾与颈椎,成为一直线。前伸、后缩脖颈,连续重复三至五次。这就是土成子长辈的‘鹿戏势’。

‘庚桑子熊势’戏之:闭气敛纳,燃拳如熊。侧身左右摆脚,安前立定,令气达两肋旁,随摇骨响。此安腰力,除腹胀。随之徐吐令神爽,从戏三、五。

‘庚桑子’的熊戏势是:先暂停一下呼吸去低头,弯指攥拳五指并拢,就象熊掌一样。将身一字排开。然后侧身进行左右摆动双脚,最后用一脚在前,另脚在后,让内气到达左右肋旁。摇动腰胯、肩背,当出现骨擦音为标准。这是为了壮腰力,清除腹胀。随着缓慢的吐气,以达到精神爽快为止。这样的动作可以连续做三至五次。

‘贵长房猿势’戏之:闭气纳敛,如猿手抱定树枝,另手取树枝果,随一脚虚空,提另支脚,转身复顾,更换神气。连续入腹,觉之汗出方已。

‘贵长房’的猿戏势是:先暂停一下呼吸,进行内含纳敛。像猿猴一般,双手向怀内楼定如抱树枝。然后在用另外一只手做孤形的抓挠,象摘枝间果一样。同时用同侧的一条腿,虚空的抬起脚跟。放下来再进行另一只手脚,重复以上的动作。转过身去回顾,并配合呼吸,随着呼吸在放松肌肤麦松一下神志。并可以重复的作下去,直到体内外,觉有汗微出就可以了。

‘亢仓子鸟势’戏之:闭纳敛气,如鸟飞欲起尾闾。气朝顶,双手躬前,头腰仰起,从速舞顶,久练身轻如燕之。”

‘亢仓子’的鸟戏势是:先暂停一下呼吸,进行内含纳敛后,在进行提肛挺闾,象飞鸟一样从尾闾处用意,然后驱气贯顶。在把双手握在一起,如行拱手礼(也可双手合掌)抬头、挺胸、伸腰,振摆展双臂,如鹏鸟飞翔起舞一样,纳气、提气、贯顶。坚持长久的练习,身体举浮力就会增加,象燕子一样了。

弟子问师曰:“取从禽兽五戏何至?”
     师曰:“非独仿生比类。从觅天罡、地煞而为乎!故为导动之动导,从引入乎,引出之,巧育造化,乃夺造化。”

学生问:“采取五种禽兽的仿生练习,最后能达到什么程度?”
     老师说:“不仅是在仿生中得到了类似的技能,还可以从中寻觅到生物内在的生理的奥妙。用飞禽的技能去扑捉天罡(它为什么能在天空中飞翔),模仿兽的技能,而去掌握它的本能。这不仅可以了解到,同时又能够从练习中以呼吸的介入,去参与内在生理、生命活动,而又要引发出来能量,去助发人的能力在进行蓄存。在这种人为的仿生中去培育自己的本能,而用本能去夺得造物的更大空间。”

随之时代的进展,至今日,人们己将古老五禽戏,演化成适合大众养生健身里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普及品了。这种健身术,从高深莫测,的延年神伎到用于防卫护身的拳脚“武术”,而又从武术,到人人可为可行的健身“操练”,这中间也不知一共凝集了多少无数前辈们的心血与汗水。

五戏拳

从古老的五禽戏中,伴同时代的需求,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又将这“五禽戏”又演化为“戏拳”了。同样在这“戏拳”中,又有:虎势拳、鹿势拳、熊势拳、鸟势拳与猿臂(势)拳与其武林中的诸多拳法,并驾齐驱。

有七言绝句赞这拳法之长:

虎势拳:虎威足恃兽中王,外刚内柔持豪强。动风静月觅微毫,爪似钢刀力必着。

鹿势拳:微弱机敏寿中皇,外弱内强速生刚。角力拚争头用力,胜似金刚何惧敌。

熊势拳:举步笨拙力无比,皮松肉厚焉有敌。动舔生风搭即去,恰似滚刀俎中立。

鸟势拳:大鹏展翅任翱翔,如鹤皋呜寿中乡。意寓博大坤鹏举,如于落燕于端祥。

猿势拳:穿蹦跳跃任飞腾,通臂展动风抖绒。摇首摆尾回勾手,任其纵横横生风。

民间又将这“戏拳”加以集中,而立“猿臂拳”门。事实上,在这猿臂拳中依然暗合着这原始中的“五势”生威。 

  TOP

 

... 访客留言 ....

网友们,若对“民间医药”有进一步的探究,可进入“本网论坛”发表自我见地。也可以申请进入“师承学堂”获得到对以上内容的有关讲解。

   
Copyright © 2006 -2011 
http://www.mjcch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吉ICP备06003584号
咨询电话 (海口):0898---65339196 
咨询电话 (吉林):0432---64866451   0432--66927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