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苑网内外新闻(观感) → 端午的忧伤与欢乐(观天下)


  共有506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端午的忧伤与欢乐(观天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李辉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68 积分:181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6-02-22 09:39:27
端午的忧伤与欢乐(观天下)  发帖心情 Post By:2016-06-09 10:20:00 [只看该作者]

端午的忧伤与欢乐(观天下)

王仁湘

2016年06月09日05: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制图:蔡华伟

  粽子,龙舟,餐桌和水面上的这两道风景,在每年端午的这一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粽子的忧伤和龙舟的狂欢交织在一起,这就是端午。

  这忧伤与狂欢,传说都与同一个故事、同一个人物有关联,他就是战国时代的楚大夫屈原。那一年的这一日,屈原带着满满的爱,也带着许多的愤懑与不甘,走入了江中,江水带走了他,也带走了他的理想。司马迁在不朽的《史记》里专门为他作传,对他的评价至为深情:“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因为这几句话,屈原成为不朽的存在。

  其实端午的悲情色彩,并不始自屈原。先秦时代,人们就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有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孟尝君田文在五月初五出生,他父亲田婴不准将他养大,以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古时以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节候入暑,事实上也是恶疠病疫多发之时,所以要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用于驱邪辟邪。古人在这一日铸铜镜造带钩,也都有辟邪的用意,虽然只是方士们的主意,但社会大体是认可的,也寄托了一种平安的希冀。

  古中国多数节日的形成,都是从时令出发,体现着观照自我身心的人文情怀。正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这并不只是为了记忆的方便,在这样的日子设定节日,至少有两层意义:一为张扬高洁与率性的人性,二为舒展慎终追远的情怀。

  每个节日几乎都有几款约定的吃食,而且都包含有恒定的意义,端午的粽子便是最有说道的特色食品。

  粽之名,在许慎《说文解字》中已经有了,说是“以芦叶裹米也”,写作糉。粽的得名,并不能确考,倒是它的另一个名字“角黍”,以形状和原料命名,显得更贴切。角黍最早见于晋人周处的《风土记》,说用菰叶裹黍米或糯米煮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食之,“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将这款节令食品又附上一点神秘的理解。

  粽子作为端午之专食,在古时已是花样别出。如唐代有一种百索粽子,见《文昌杂录》:“唐岁时节物,五月五日有百索粽子。”何谓百索,不甚明了,或指各色缠绕粽体的绳索。又有九子粽等,见《岁时杂记》:“端午粽子,名目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英粽、秤锤粽,又有九子粽。”九子粽在唐代已经是御宴之物,传唐玄宗一首写端午的诗,就提到过它,诗句有“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江西德安曾出土过保存较好的南宋粽子,形状与今天的标准粽子一样。宋人杨无咎写有一首《齐天乐》,其中有这样几句,“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写尽了端午的韵致。

  粽子在端午节也是馈赠佳品。清代河北一些地区,端午男女姻家互馈粽子,称为“追节”;湖南一些地区,互馈粽子,又称为“探节”。我们小时候,家里包好的粽子就不单是自己家人吃,精致好吃的主要是送给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别人自然也会回赠。这种礼数,让端午有了朴素的笑容,脱掉了忧伤的外衣。

  当然最初的粽子,可能起源于史前时代的原始烹饪方式,用草叶包裹食料烹烤至热,或可称之为“苞苴”之法。现代有些土著民族仍有以蕉叶裹食进行烧烤烹煮的例子。我们并不能确定粽子的出现与屈原有关,也不能相信屈原生前享用过这美食。用植物叶片包裹食物后用火蒸熟,这办法多半是前陶器时代的发明。虽然如此,粽子却随着岁月的积淀,在美味中演绎出悲情来,而且我们也愿意让这动情的故事继续传递下去。

  龙舟竞渡将端午化作一个狂欢的节日。对五月五竞渡的起源,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有三种不同说法,一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又据《曹娥碑》说与伍子胥有关,或引《越地传》说与越王勾践操武有关。这说明至迟在南朝之时,长江中游地域已将它标示出屈原的符号。唐人白居易、刘禹锡及李群玉,都在以“竞渡”为题的诗作中提到屈原。白居易则在诗中明确提到竞渡与屈原相关:“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

  1976 年浙江鄞县石秃山出土一件东周时期的青铜钺,上面铸有竞渡图案,应当表现的是军竞操武。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汉墓出土的铜鼓上,也有舟船竞渡图像,船体长狭,首尾起翘,桨手奋力划桨,船头有首领指挥。其他地点也发现带有这类竞渡图像的汉代文物,可以肯定南人竞渡在汉代已是风尚,这一定是汉以前传下的更古老的风尚。

  将粽子和龙舟竞渡连在一起,形成与祭奠屈原相关的风俗,可能是在晋代以后。南朝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提到一种五花丝粽,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水,楚人哀怜之,至此日便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之。又说“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带楝叶五色丝,皆汨罗遗风也。”与《荆楚岁时记》对读,可知南朝时端午食粽与龙舟竞渡,都与屈原关联在一起了,端午因屈原而忧伤,也因屈原而狂欢,先是在民间形成风俗,再加之朝中倡导,遂成传统,获得越来越广地域的认同。

  到了明代,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梳理了屈原和龙舟的故事,述及屈原所受种种排斥与迫害,屈原不忍见宗室国体之绝灭,“忽一日,晨起,抱石自投汨罗江而死,其日为五月五日。里人闻原自溺,争棹小舟出江拯救,已无及矣。里人乃为角黍,投于江中以祭之。系以彩线,恐为蛟龙所攫食也”。又说“龙舟竞渡之戏,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自楚至吴,相沿成俗”。冯梦龙整理的这个故事,无疑是对粽子与竞渡这两个端午标签的进一步强化。

  粽子,饺子,汤圆,月饼,当美食打上情感标签,它们就又多了一种特别的味道。观灯,竞渡,踏青,登高,当人们置身外面的世界,就会深切感受到自然怀抱的温情。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宽阔的包容性和坚韧的生命力,在年复一年的云淡风轻间完成了与自然的对话,实现了文化的延续。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09日 08 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李辉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68 积分:181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6-02-22 09:39:27
饮雄黄酒避五毒 民间有送瘟神仪式  发帖心情 Post By:2016-06-09 10:28:56 [只看该作者]

端午节到来:饮雄黄酒避五毒 民间有送瘟神仪式
2016年06月09日 00: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上官云)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民俗学者王娟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民间端午节有沐兰汤、饮雄黄酒避五毒等丰富多彩的习俗,但南北方略有差异,“南方一些地区会举行送瘟神仪式以求祛除疾病,竞技类活动也比较多;北方过端午则以家庭范围为主”。

点击进入下一页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style="border: 0px; max-width: 580px; cursor: pointer;">
资料图: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再现楚国端午祭。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端午节别名众多 南北方习俗不尽相同

  有关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较大,亦有“纪念介子推”、“纪念伍子胥”等说法。按照字面意思来讲,“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即为“初五”。同时,按照历法五月恰为“午”月,“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 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节别名很多,比如浴兰节、女儿节、诗人节等等。”王娟表示,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影响,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北方以家庭为主,除了吃粽子外,重点在于给女孩过端午,如佩戴续命缕等物;南方则有‘赛龙舟’等竞技活动”。

  此外,端午节前后,炎热的夏季已经来临,受气候影响,蚊虫、疫病出现较多,南方气候潮湿,更是如此。王娟说,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南方有些地区会举行“送瘟神”仪式,表示把疾病送走。

  大概是出于类似目的,南方很多地区习惯在端午节“采艾以为人”,即用艾草、菖蒲等物制作成人形“以禳毒气”。王娟介绍,此举亦有祛病避邪、祈求平安的寓意,“相对而言,北方端午节习俗要比南方少很多”。

  在饮食方面,南方北方虽然都讲究吃粽子,但口味也并不统一。北方以甜粽为主,南方则有咸粽、肉粽等很多口味,花样相对较多。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桂林汉服爱好者举办“端午雅集”活动,现场教学编织五彩绳。裴蕾 摄

  古时官府为端午竞技提供彩头 民间饮雄黄酒避五毒

  历来,很多节日、节气民俗都包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端午节也不例外。王娟说,古代官府十分支持民间过端午,甚至会为“龙舟竞渡”的活动提供奖品、彩头。

  “唐代过端午节,官府方面会将包好的粽子放置在一个小金盘中,粽子的个头要小,同时摆放在一个比较远的举例之外,参与竞技的人开始射箭,一箭射中者就可以得到金盘。”王娟笑着表示。

  民间的端午风俗更是多种多样,在“赛龙舟”、“挂艾草”、“沐兰汤”等民俗之中,颇有趣味的是“避五毒”。所谓“五毒”,一般指的是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有些地方所指的“五毒”中也有蜈蚣,人们为了避开夏天五种毒虫的叮咬,想出了种种办法。

  “比如人们会在端午节这天把‘五毒’做成剪纸,贴在门窗、墙上,或者系在儿童手臂上;或者剪一个葫芦,同时把‘五毒’形象也剪在葫芦之上,表示用葫芦‘镇住’这‘五毒’。”王娟认为。

  在很多地方尤其江浙一带,人们还讲究饮雄黄酒“避五毒”。王娟说,这种酒也比较讲究,会用菖蒲、雄黄乃至朱砂等浸泡,饮用后祛除毒气,“从卫生角度讲,这些习俗在今天也有一定意义”。(完)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李辉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68 积分:1816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16-02-22 09:39:27
健康迎端午 端午节养生的秘密你知道吗?  发帖心情 Post By:2016-06-09 11:58:11 [只看该作者]

健康迎端午 端午节养生的秘密你知道吗?

2016年06月09日07:46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原标题:健康迎端午 端午节养生的秘密你知道吗?

在端午节的时候有哪些传统的养生方法呢?端午节养生在我国有独特的传统习俗,如果你并不了解不如就一起继续往下看看为大家所搜集的端午节养生要点和须知都是怎样的吧。

端午节养生要点

运动通调气血: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饮食强身防病:古代过端午还有饮雄黄酒的风俗。在“本草”中对雄黄的药性早有记载,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功效。因为端午节后即进入炎热季节,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此时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为适时。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它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以寄托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哀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国人到五月初五食粽子的习俗。北方的江米小枣粽子,以甜味素食凉吃为主。而南方则可分苏式和广式两大类:苏式粽子有糯米、赤豆、豆沙等素粽及鲜肉、火腿等荤粽;广式粽子则大多偏于荤食粽,有叉烧蛋黄、猪油豆沙、鲜肉蛋黄粽等。

中草药避毒祛邪: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它是一种药用植物,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据说,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有的人家在堂屋、床头等处也挂上艾草。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所以古人称“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

与此同时,端午节养生还有哪些须知呢?

端午节养生须知

赛龙舟、洗龙湫水。龙湫水也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人们认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龙湫水、洗龙湫水浴的习俗,民间也就有“五月节洗龙湫水”的俗语流传。

吃粽子。端午节粽子主料:糯米, 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糯稻的种子。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益肺气、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 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主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少食,腹泻;气虚自汗。竹叶甘,淡,寒。主治:热病心烦口渴,咽喉炎,口腔炎,牙龈肿痛,心火织盛引起的口舌生疮,尿少赤黄色。还可以清热除烦:用于热疡烦热,心烦不寐,小儿夜啼。另配料可以随意选用,有大枣、榛子、苡米、花生、莲子、芡实也都有滋补保健。

挂香囊。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致密的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喝雄黄。酒医史渊源《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制备雄黄酒的方法很简单,用于成人饮用的,则取微量经过水飞处理的雄黄细粉,现行药典规定内服用量为0.05克~0.1克放入一只小碗或小杯中,再加入15毫升~20毫升白酒,用筷子将其搅溶,再将上层带有微红黄色的酒液倒入定量白酒中,碗底或杯底的沉淀物则弃之不用,饮用量约15毫升左右。

煮大蒜。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血脉。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

端午节养生,别忘了以上几点哦。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