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研究,张仲景选了一些能抵抗严寒的药材,再加上羊肉、辣椒这些温补的食材,放在大锅里煮熟后捞出捣碎,用面皮一个个分开包好,包成耳朵的样子,再放到原汤中煮熟,分发给那些贫苦的百姓吃,这就是饺子的原型,饺耳。吃了饺耳,喝了汤的人们觉得浑身发热,耳朵变暖,一段时间后,身上的冻疮和烂耳朵全好了。
据说,张仲景是在冬至那天开始向穷人布施药材食物的,一直持续到了大年三十。新年到了,人们互相祝福还庆祝自己的耳朵好了。
之后,每年冬至这一天,人们就会用驱寒药材+羊肉辣椒等食物用面皮包成饺子吃,一方面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医术和功德,另一方面确实能起到驱寒保暖的作用,传说在这一天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就这样千百年来,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被传承至今!
知道了这个故事,我们对张仲景这样一位身怀绝世医术又医德高尚且做过长沙太守的古代圣人,着实是隔空肃然起敬!
张仲景作为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一生都为民着想,行医数十年坚持济世救人。将济世救人、普同一等、仁爱为怀作为行医的准则,用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对待医患,深受广大民众的爱戴和赞扬,他潜心撰写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医学著作都流传百世,为我国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