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我们这40年走过的路,不就是这么一条从来料加工,做玩具,做衬衫开始的工业奋斗之路吗?
西方的这个工业体系,自工业革命以来,几百年的发展和积累(先不管它中间如何侵略掠夺),人口十亿左右(美国3个多亿,西欧5亿,日本一个多亿)。
中国的人口将近14亿,去年世界银行数据,中国制造业产值(非工业产值,只是制造业)占全球30%,相当于美、日、德这三个西方主要制造业强国的总和。工业产值,则超过了美日德的总和。
但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制造业大而不强。就算如此,中低端来说,基本都被中国主导了。那么高端还剩下什么呢?标准、协议、基础软件、基础芯片、发动机、材料、高端工艺,基本上就这些了。那么,是不是我们过去几十年不努力呢??当然不是。
人的发展也一样,我们1949年建国,一穷二白,先辈们几十年的辛辛苦苦积累,到打下了工业基础,虽然总体落后,但至少学会了工业化是怎么一回事,有了一套能自主的体系。
改开之后,我们首要的问题是发展壮大,国内国际环境、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不会给你重新发明“牛顿第三定律”之类的“创新”机会和时间。
我们是大国,大国和韩国、日本这类靠美国人扶持的“炮灰堡垒”是有区别的,大国的命,不是成为超强,就是被肢解,别无他途。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你该如何发展??
高端工业是高端,可惜解决不了一个大国整体工业化的问题。
荷兰ASML倒是最高端的芯片光刻机垄断厂家,能说荷兰是这个世界上的“强国”吗?巴西能生产客机,能说巴西比中国强吗?
我们的路,只能从低端起步,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积累本钱,积累人才,追赶西方,超越西方,到中端,进而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