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使针灸内脏调节机制更直观
时间:2016-08-12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赵万标
本报讯 (记者赵万标)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张栋研究员率团队应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使得针灸效应更为直观化,这种新方法为研究针灸治疗机制提供新思路,该项研究日前发表在Nature出版集团所属的《科学报告》上。
该团队应用自主创建的激光散斑内脏血流成像方法和活体吲哚菁绿肝脏荧光成像方法,对电针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进行直观图像显示并研究相关机制。研究发现,电针治疗后,肝脏血流灌注显著增加,吲哚菁绿在肝脏的清除明显加快,肝脏组织中舒血管活性物增多,缩血管活性物减少,转氨酶水平有所降低。揭示了电针治疗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在于调节肝脏血管功能,促进微循环灌注和改善肝细胞功能。
该研究中创建的新的图像方法,直观显示了电针效应,并将在肝脏生理研究和病理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