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公元前,我们的祖辈就早已把一些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作为药用了,并总结出它们与人生死相依的关系,哪些可以延年益寿,长期服用;哪些有小毒,不可多吃;哪些又是具有强烈毒性作用,不可以吃。
我们的祖辈们在利用天然药物的经验不断累积的基础上,又把这些经验融入到理论中,再把这理论结合到自然规律之中。为此利用天然药物,就成了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中药”了。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医药的特色,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理论,并在这理论的指导下,对这些天然药物进行加工或改制后,便成了伴随人类健康生存的医疗保健佳品了。
这些药物包括有天上飞的飞禽,地上跑的走兽,埋藏在地下的各类矿石,水里的生物,还有这百花百草,总之这些琳琅满目的各色天然药物,还真是数之不尽呀!
就在这大千世界的“药苑”里,最为引人注目的尚是“百草”,而对“百草”的奥秘,人类至今还没有完全的认识。俗话说:是草就是药,有啥作用不是全知道。千百年以来,民众与这“百草”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早在上古炎黄时期,我们的祖先神农氏,就曾一日尝百草而中七十二毒之说。人类的繁衍,依赖于这“百草”。为此,华夏民族就有了衣食住行“本源于草”的生命依托之说……
俗话说“一年一度春草绿,万物复苏发新华”。岁首的第一个上弦中元日,便是正月十五。依我国的民俗,在岁首的元月里,便有举家团圆相聚,岁末吃饺子,而在十五吃元霄,共庆佳节的习俗。这一庆祝活动,从腊月廿三(小年)开始,直到下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这一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今天我们就单说说这吃,这个时候应该吃什么,吃什么好。在我们北方,每当元宵佳节,都有吃元宵的习惯,说到元宵可就大有文章了。这元霄的主料是用糯米,北方人把糯米又叫粘大米或江米。此米性粘,性偏寒。有内清肝肺火的作用。“糯米”具有寒凉之性,并能兼清人体内肝肺的余火,所以在“腊八粥”里自然就少不了糯米了。中国人的肚子吃的是五谷杂粮,而对于什么季节适合吃那类的杂粮,我们的老祖宗对此就颇有讲究。我们老祖宗认为在腊月近岁末的时候,天寒凛冽,人体的内气居潜在“海底”。为此内器的瘀火随升气的输发,它就集中到了肝胃,这时又处于天时(外环境)水困脾土,此时胃阳脾阴极易失合,所以在常态下,古有“冬不避冷,夏不远热”之说。为了解决这一人体内在的生理矛盾,时逢腊月,适当的食用偏于寒凉之性的粘米,对身体内在的变化也就能相适应了。
在我家乡东北,人们大多要吃“粘豆包”就是来自这养生之道呀。有人问“粘豆包”是什么?我可以告诉朋友们,“粘豆包”就是我东北乡亲们喜爱吃的一种带有土产特色的美食。它是用含淀粉胶原较多的一种黍米(俗名叫:大黄米)磨粉做成大个头的“元霄”。黍米是五谷中很重要的一种谷物,有平衡人体内脏的功能,但这种作物的产量较低,从习俗上人们就又选用了另一可代用的物种,那就是“糯米”。
而在我出生地东北的这块黑土地里,人们就用“粘包米”(玉米的中的一个品种),去替代它了。要讲起这粘豆包中的配料,还颇有讲究哪,用粘米做皮,而这馅是采用了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赤小豆做成的,这样一来,这特色食品,就满具药用价值了!
TOP
...
访客留言
....
网友们,若对“民间医药”有进一步的探究,可进入“本网论坛”发表自我见地。也可以申请进入“师承学堂”获得到对以上内容的有关讲解。
|